新闻活动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信兴广场主楼1311-1312单元
电话:0755-25624648
网址www.chinazclh.com
邮箱chinazclh@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活动 >> 公司新闻 >> 未盈利生物药企“港漂”只待鸣枪,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并不多
未盈利生物药企“港漂”只待鸣枪,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并不多
第一财经 2018-04-26 20:48:00

      眼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获准赴港上市的消息终于在4月24日正式落地,这也成为港交所25年迎来的上市制度最大改革举措之一。

    “去年下半年港交所方面传出要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时,就有不少企业开始在筹备。不过对新三板企业来说,那时还面临另外一个障碍,即新三板与港股是否可以同时挂牌的政策当时并不明朗。”泽生科技(871392.OC)副总经理陈艺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从目前来看,跃跃欲试赴港上市的内地创新药企并不少,但真正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质并不多。多位医药行业人士认为,考虑到香港市场刚刚起步,港交所审批过程会比较审慎,预计第一波上市的企业数量并不会太多。

      部分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杭州阿诺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方香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港股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融资能否可持续性,而这对于正在开发新药的药企而言,又显得非常重要。

未盈利生物药企“港漂”只待鸣枪,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并不多

      赴港上市只待鸣枪

      4月24日,港交所正式公布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条件。新的上市规则也将于4月30日生效。

     “香港资本市场的放开,这对于我们创新药企而言,这是重大利好。我个人是比较乐观。我国不管是生物药物创新,还是整个药物研发,成熟度尚不及欧美市场。如目前我国销售额居前的药物,有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创新药物。国家目前在药物审评审批、临床试验监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创新和改革,目的都是扶持创新药物产业发展。” 陈艺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耗时长、投入高、成功率低,这是所有创新药物在研发过程中必须直面的挑战。据IMS统计,2015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我国占据市场的不足100亿美元,占比仅略超1%。

      广证恒生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唐爱金对记者说:“过去制约我国医药行业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导致劣币驱除良币,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二是过去的审评审批监管体制导致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剩余专利期限过短;三是前些年创新药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

      创新药物药物研发漫长,又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在早期盈利模糊的背景下,有可能会影响投资人坚守的信心。

      陈艺文说:“创新药物的研发,不光是涉及研发周期、审评审批时间问题,还牵涉到投资人退出问题。在美国,早期介入投资的机构,后续可以通过纳斯达克市场退出。然而,在中国,原来并没有这样的机制,这也导致原来比较好的创新药企只能远赴纳斯达克上市。国内的新三板本来想承接这样的退出功能,但最终并没有实现。如今,H股要来做这样的事情了。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创新药物产业发展。同时,在一个国际化的公开市场,创新医药企业也可望得到一个更加公允的定价。”

      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创新药企,被视为有望可以搭上赴港上市的首班车。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铺路新三板企业同时挂牌H股上市。根据《备忘录》,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无需从新三板摘牌。下一步双方将就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论证和明确。

      据记者了解,已有好几家新三板创新药企在紧锣密鼓准备中。

      短期上市潮或难见

      开门接纳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来上市,对于港交所而言,这是破冰式的改革。但万众瞩目下,港交所方面敲定的上市条件,门槛其实并不低。企业IPO时必须拥有一名资深投资者和提供相当数额投资的要求,设立参考标准,同时,上市新规要求但拟上市公司预期市值不少于15亿港元,且要符合多项要求,包括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已经通过概念阶段进入第二期或第三期临床试验等。

      诺思兰德(430047.OC)副总经理聂李亚对记者表示,从国家药监总局查到的信息来看,目前已拿到专利、并且进入二期的创新药,总体数量并不多,可能只有几十个。“赴港上市,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已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方面,好的企业,受到追捧的并不少,但差的、几乎没有成交量的企业也很多。不像在A股市场,一旦上市,并不缺乏成交活跃度。”聂李亚也指出。

      方香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据他从各种渠道得到反馈的信息,在今年8月份,可能会有30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表。就他判断,最终能成为第一波上市的企业,可能只有5到8家。“这是一个全新的上市板块。港交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会非常注重审批的安全性。加上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人手、经验不足等情况,港交所能否一下子审批得过来,这留有疑问。港股市场能否一下子来消化这样一个全新的上市板块,同时分析师、基金基金们,有没有能力对这个板块的公司做一些公允的评估,这值得考量的。另外,由于竞争激烈,好的投行资源变得非常紧俏,目前尤其赴港上市的企业,短期内能否找到适合的中介机构,也是问题。”

      方香生个人有在美股融资的经验。在他看来,目前香港市场方面,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融资能否可持续性。“美国资本市场相对发展比较成熟,融资审批比较灵活、融资审批时间也比较快,它的融资可持续性也是最高的。这对于我们新药企业而言,融资可持续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综合评估下,港股市场的融资能力究竟表现会怎么样,我们还处于观望状态。”

     多位医药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符合条件去港股上市的新三板创新医药企业,数量并不多,预计港交所在审批过程中,审核的标准会高于现有设定的条件。对于标准刚过线的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的挑战性会大一点。

版权所有:深圳市中财联合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11078300号